英烈们的价值观给我的启示
作者:崔雨晴、馬騳驫 演讲:常晶
曾经,我寻你的典籍。一篇篇文字记载了五千年的波澜壮阔,记载了五千年的沧海桑田,记载了五千年的斗转星移
曾经,我寻你的足迹。红军从哪里走过,历史在哪里转折。星星之火从哪里燃起
曾经,我寻你的往昔。你也曾战火连绵,硝烟四起;你也曾赤地千里,满目疮痍。“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前赴后继,共御外敌!
我是80后出生的青年,生长在一个快乐祥和、幸福的国度里,享尽父母的娇宠亲人的疼爱,党的关怀、祖国的青睐。住着高楼、想着开车、玩儿着电脑、还想着WI_FI;在工作岗位上,这山望着那山高,一不顺心,就会抱怨,做梦都想跨入摩登时代。说实话,有时真的说不清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想干什么,自己的人生价值到底是什么?什么才是我的最爱?
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当我翻阅一些有关抗战英雄史册,70年前那段悲怆难忘的历史,无数抗战英雄感天动地的故事,令我激动不已,心潮澎湃。
“狼牙山五壮士”宁死不屈,义无反顾地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抗联英雄杨靖宇牺牲后,被日军割下头颅,剖开遗体,发现他胃里除了无法消化的树皮、草根和棉絮外,竟然没有一粒粮食。他们究竟是凭着怎样的毅力,在没有粮食、没有水、没有时间睡觉的情况下,在冰天雪地的茫茫林海雪原中,与敌人周旋,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抗联英雄赵一曼被捕后,受尽了敌人的严刑拷打,鬼子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情报,酷刑不断升级,竹签子钉满十指,拔出来再用铁签子扎进去,用热辣椒水和凉汽油交替灌进赵一曼喉管和鼻孔,把烧红的烙铁直接按在赵一曼的胸上逼她说出他们所需要的情报,甚至使用了就连强壮的男子汉都无法忍受的凌迟般的活剐——剥肋骨的酷刑也没有撬开赵一曼的嘴。在押送赵一曼即将赴刑的列车上,赵一曼知道这是自己最后的时刻,她多么想再看一眼在襁褓中就和自己分别得孩子,多想看一眼结婚没多久就离自己开的丈夫啊,她多想再看一眼自己的亲人,自己的战友,自己的祖国,自己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和生她养她的那片土地,多想亲眼看看那即将然然升起的五星红旗呀!然而,在敌人面前他没有流泪,没有悲伤,只是向押警要来了纸和笔,给自己的儿子写下一封遗书。书中写到:“宁儿,母亲与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见面的机会了,希望你——我的宁儿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行动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这些感天动地的故事令我彻夜难眠,我在不停地追问自己,狼牙山五壮士也好、杨靖宇将军也好、赵一曼也罢,难道他们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吗?难道他们不知道生命一生只有一次吗?难道他们没有眷恋的亲人吗?难道他们没有美好的梦想和对未来的憧憬与渴望吗?那他们又凭借怎样的力量秉承怎样的信仰,在超出人体忍受极限的情况下,还能与敌人顽强作战?在常人看来不可能完成的事,他们却偏偏做得那么轰轰烈烈,那么气壮山河!
终于,当我仔细拜读了《我们的价值观》一书之后,我豁然明朗,支撑他们、支撑每一位抗联战士、支撑每一位中华儿女的不是别的,正是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它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那时,他们可能还不懂得什么叫价值观,但是他们懂得当祖国需要的时候,当民族危亡与个人安危需要做出抉择的时候,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牺牲自己,报效祖国!这就是他们用生命和热血践行的人生价值。现在我们没有战争年代那种抛头颅洒热血、血染疆场的环境,我们不一定能成为流芳百世的英雄,但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同样可以报效祖国,为国尽忠,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样可以在平凡的岗位上建起不平凡的丰功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