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车务段关工委几年来紧跟铁路建设发展形势,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围绕“红”字作文章,取得了一些成绩。主要事迹如下:
一、把牢遵章守纪关口 不让青工踩红线,闯红灯
面对当前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他们积极主动地把住青工成长关口,保证青工在法律和道德上不出格,不越位,不踩红线,不闯红灯。主要是抓住了“四个不放”:
一是为青工上好第一课,不合格就不放行。几年来车务段陆续接收青工898名,针对这些青工,段关工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题,几年来,先后编写了《白城车务段发展史》、《青年职工如何正确树立人生观,安全观》等数万字的教材。为他们上好第一课,而且每次都有结业考试。试卷为百分制,不论是谁,只要低于60分,必须补考。不及格就不能上岗。这样既使每一名青工对这种岗前学习谁也不敢马虎对付,又使他们学完后对培训内容深打烙印。进而在今后学以致用,牢牢树立遵章守纪新观念,照教员讲的去办,按课堂学的去干。从而有效扭转了以前曾经出现过的新职青工刚上岗就有违章、违纪和违法现象的发生。
二是摸准青工脉搏,紧抓教育不放松。多年来他们积累了“调查摸底,掌握心理,及时跟进,选准主题”的“十六字工作法”,比如2007年,车务段一度出现安全形势不稳的问题。他们就按平齐、白阿、长白、通让四条线,抽调12名“五老”组成四个专题调研组深入下去调研。经过走访谈心,掌握了当时影响青工安全生产的主要问题是“三种思想”和“五种心理”作怪。“三种思想是”:事故难免论的思想、干得好不如关系好的思想、技术无用论的思想。“五种心理”是:胡弄心理、攀比心理、逆反心理、惰性心理、悲观心理。回来后他们就把这“三种思想”和“五种心理”与一个时期的“事故因素”和以往外段的事故案例联系起来,编成教案,再下去进行巡回教育。着重让青工认识“违章就是杀人、违章就是自杀”,真正理解“小洞不补,大洞受苦”的道理。经过对症下药的安全教育,确实起到了稳定安全的作用,到目前为止,全段青工队伍的安全天数已达2360天。
三是看住后进青工,包保监管不放手。从多年的实践看,容易踩红线、闯红灯的往往是后进青工。所以他们也重点加强了对这部分人的包保。2010年他们曾对当时全段的635名青工按照“优秀”、“良好”、“较差”三个档次进行过一次分析排队。共分析出表现较差的青工26名。于是就把这26名青工都作为内部掌握的“后进重点”,全部由“五老”“一对一”地分工包保。如松原站有个后进青工总爱喝酒闹事,领导一点也不得意他。“五老”任叔平与其签订了《包保合同》,说“从今往后,咱爷俩是‘一条绳栓的俩蚂蚱’,你犯错,我也挨罚”小伙子深感过意不去,不但不违纪了,本职工作还干得越来越出色,经常受到领导的表扬。到目前为止,通过这样的包保,全段先后有19名后进青工明显转化,至今没有发生一起违法违纪事件。
四是对青工跟踪督导,发现问题不放过。他们在“五老”当中制订了 “六个一”的工作要求和“三不放过”的工作标准。“六个一”即要求“五老”每周看一批作业,发现一个问题,分析一次原因,对照问题学一条规章,对照规章示范一个标准,同青工一道制定一条整改措施。“三不放过”即发现问题不处理不放过,本人认识不清不放过,没有具体的整改措施不放过。他们对此专门成立了“冬运标准化作业”督导小分队,“齐下虎牢关”,半个月时间就在青工岗位查出各类问题48件,在他们的督导下也全部进行了及时整改。比如督导中他们发现白城站调车长刘胜成常怀臆测心理,多次调车作业险未发生险情,督导组长蔡俊杰找他谈话,指出毛病,分析原因,一块研究整改措施。通过反复帮教,小刘居然在整个冬运中没出一次差错,还多次得到站长的表扬。
二、营造“好学上进”的氛围,激励青工登红榜,夺红旗
为鼓励青工“好学上进”他们主要是坚持了“三项原则”:
一是把“学技练功”活动持之以恒搞下去。除了组织“五老”搞好日常的“传帮带”,他们还与工团和相关业务科室主动联手,经常组织青工开展技术培训、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等活动,而且每次活动都评奖,都上榜,让全段都知道哪个青工是哪个岗位的尖子。仅2007年以来的统计,这个段段关工委先后组织有349人参加的复转军人岗位业务培训班6次;组织“五老巡回讲师团”深入沿线小站进行现场“传帮带”34次,现场传授绝活53项;组织“五老”与段、车间两级行政开展“师徒对抗赛”76人次;与团委联手组织团员青年“岗位技术练兵”130人次。通过这些活动,涌现出车间技术能手93人,段级技术能手 68 人,局级技术能手16人。
二是对“好苗子”要重点培养带进去。几年来,每当新青工一上岗,只要是好苗子,不是团员的就把他们往团组织里带,经常主动向团委介绍他们的情况。不是党员的就往入党的道上带,经常讲解有关党的知识,并用党员的标准要求他们。青工马俊辉刚一上班,他们就发现这小伙子有政治素质,是块好料。于是就定为重点培养对象。有成绩就及时表扬,有缺点也随时指出,引导他学党的知识,鼓励他写入党申请。在他们的培养下,小马真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短短一年时间就入了党,前年被提为太阳升站站长,去年又被车务段评为明星站长。就是这样,在他们的培养并积极向党团组织的推荐下,几年来,全段共有322名青工写过入党申请,有82名青工入党,有52名青工入团,青工队伍政治素质明显提高。
三是把先进典型积极努力推上去。在日常工作中对青工主要以表扬鼓励为主。发现好人好事,就在会上讲,在报上夸,突出的还表彰奖励戴红花。 2012年,他们还把全段的优秀人物事迹印成《车务段典型人物事迹汇编》发到班组,用以激励广大青工“比学赶帮超”的干劲。并经常撰写稿件在报刊上宣传的青工先进事迹,几年来宣传个人典型30多人;优秀青年班组有 8个。经他们推荐而受到各级机关表彰的青工有127人;青工班组有23个。比如他们选树的“永做旅客贴心人”的松原站青年客运值班员何彦彬、“坚持标准化不走样”的镇赉站优秀青年调车长王峰,还受到了路局的表彰。
三、发动“五老”做月老,给青工牵红绳,当红娘
他们的主要做法有三个:
一是建连心桥,为男女青工创造交往的机会。他们每年或自己单独开展,或与工团合作,通过举办讨论会、安全座谈会、演讲会、运动会、赛歌会等多种形式,特意为大龄青年搭建接触和认识的平台,为他们今后的交往创造条件。5年来统计,他们举办这样的活动就有 29 次,参加青工167人。搞成对象的有12人。像白城站运转车间的车号员刘洪涛和客运车间的售票员梁玉芬就是在一次读书报告会上相识的,在互相帮助改写读书征文中相爱的,互相鼓励,争当先进,最终又双双挽手踏上了红地毯。
二是做介绍人,帮助青工喜结良缘。除了通过上述办法为青工创造相识相恋的机会外,他们常把目光盯在外段,盯在社区,盯在大街小巷。每个人都心里揣着大龄青工的档案,遇着年龄相仿的就多留意,勤打听。帮助牵线搭桥,比如松原站的回族青工丁丽华,父亲死得早,母亲没工作,身下还有一个妹妹和两个弟弟。全家五口人生活非常困难,小丁想在本单位找对象根本就没人要。关工委老同志就为她四处张罗,最后终于为她在市里找到了如意郎君。
三是当调解员,为青工夫妻化解矛盾。多年来,他们秉承“宁拆十座庙,不拆一桩婚”的传统观念做工作。工作起来虽然难度很大,但他们也觉得很“值”。像他们调解松原站青工的一起离婚纠纷就比较典型。关工组长任叔平帮他家断官司不下10几趟,经过长时间的艰苦工作和长期的验证,终于使小郭夫妻关系合好如初。
四、组织开展“健康活动”,多让青工读红书,唱红歌
这方面工作他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开展兴趣活动,用以增强凝聚力。几年来,他们举办一些诸如“五四主题团日”、“七一重温入党誓词”、节日联欢会、时事讨论会、主题演讲会、“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览会、小型运动会,以及各种球类、棋类、征文比赛等等。通过开展这些活动,使很多小青年常年都投入其中而忙得不亦乐乎,他们也就没时间搞乱七八糟的了。据统计,这些活动几年来他们举办了有43场,对培养团队精神、陶冶政治情操和增强企业凝聚力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是阅读进步书籍,用以弘扬主旋律。首先是每年都订购并重点组织青工学好上级统一要求的一本书。每年都做到课前有教案,课上有座谈,课后有考试,课外有心得。除此以外,他们还和工团组织配合,积极发挥青年业余读书小组的作用,提倡“多看红色书刊,不看颓废作品”,几年来购买了大量诸如“早期革命文学”,还有雷锋、王杰、欧阳海、焦裕禄、王铁人、孔繁森、保尔、张海迪等“名人传记”和“励志文学”等弘扬主旋律的这些红色书刊,提供给青工阅读。对青工的健康成长起到了很大的正面引导作用。现在全段各图书阅览室已拥有图书1685册。
三是咏唱红色歌曲,用以传导正能量。多年来,他们始终坚持用红色歌声去凝聚力量,去传导正能量,做为培育青工的重要手段。一般在“五一”、“五四”、“七一”和“十一”这些红色节日,他们都会配合工团组织或单独举办红歌演唱会,或利用会头会尾进行拉歌比赛,在元旦和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还举办规模较大的以唱红歌为主的联欢会。从2009年以来,全段共举办各种不同形式的红歌会 10场。2012年,他们还协助段党委编写了段歌。同时为了动员每个青工都学红歌、唱红歌,从红歌当中汲取正能量的养分,培养团队精神。他们呼吁团委和工会又购买了相当数量的红歌集。在市场上暂时买不到的,他们就精心挑选,编印成册,一直发到车间和班组。现在好多班组在业余时间都会经常组织青工开展“唱红歌”的活动。
总之,几年来,他们在关心青工健康成长过程中,就是围绕“红字”作文章,对培养青工岗位成才,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5年来统计,经关工委培养成长起来的青工中已有16人分别走上了车站站长、副站长,车间主任、党支部书记的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