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心向党 强国我担当
长春客运段 林佳卉
今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热血挥洒在祖国大地上,形成一幅令人慷慨激昂的青春画卷。
中国共青团自1922年诞生以来,已经走过整整100年了,中国共青团是一个有着光荣历史和革命传统的青年组织,引领团员青年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增强了团员青年们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提升中国共青团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这100年,中国共青团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全国广大青年,为党和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道出了古代先贤们的远大愿景和政治抱负。当代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力、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面对一个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1世纪,中国青年应当不退缩,不胆怯,用青春的热情和活力写出时代赋予的答卷,把自己的理想和“中国梦”紧密联系起来,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追求那崇高的而又神圣的理想。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们要有生逢其时重任在肩的担当意识,面对困难和难题时,迎难而上,不屈不挠,不辜负人民和祖国的期望和重托,以青春之名,为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而奋斗努力,做好五四精神的传承者,让五四精神的光芒更加的夺目闪耀,做好新时代的青年,敢于担起时代的大旗,在时代滚滚浪潮中,携梦前行,破浪远航。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广大青年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勇担时代重任,练就过硬本领,奏响更为激昂的青春乐章。
在这一切的开始,李大钊在《新青年》中奋力地呐喊“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振聋发聩的声音,叫醒了无数青年,也叫醒了时代”;在开拓的路上,毛主席在橘子洲头豪迈地试问“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在进取的当下,习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勉励“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思想深邃、内涵丰富,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青运史课、思政课、初心课。潮平岸阔催人进,风正扬帆当有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我们要不断增强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在自己的岗位上做闯将,磨练本领。做强国先锋,服务人民,在发展中国铁路的道路上展现铁路青年的朝气蓬勃。
一百年的光辉岁月,一百年的风雨兼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百年光辉历程是一首壮丽激昂的青春之歌。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作为一名兼职团支部书记,要把坚持党的领导深深融入血脉之中,接好前辈们手中的“接力棒”,向榜样学习,毫不畏惧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在劈波斩浪中开拓进取,在披荆斩棘中开天辟地,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佳绩,用青春和汗水创造精彩人生,书写新时代铁路青工工作的新篇章。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在新的征程上当代青年时刻准备接过接力棒,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激荡起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让青春之花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绽放。
作为一名铁四代,作为青年一代的铁路人,我要牢记革命先辈们为中国革命事业所付出的心血与努力,四十年代初,我的曾祖父参加了铁路工作,他带着老一代铁路人吃苦耐劳的革命精神,默默无闻的奉献了一辈子;六十年代中旬,我的爷爷作为接班人也来到了铁路工作,他带着任劳任怨的匠人精神,兢兢业业的干了一辈子,在九公里内的线路检查岗位上,几十本记录俨然已经泛黄,甚至扉页已经残缺,但好在留存了下来,可能他们不会想到,这一留,就传了几代人。这上面满是他们的经验,可分明看到了经验背后,那简陋的条件,恶劣的气候,和不屈的信仰。他们的骨子里充满的是桀骜,是勇敢;他们的脊梁里有的是傲气,是不屈;他们的眼神里有信念,是传承。他们的匠人精神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传承下来,铿锵在荆棘里,走过峥嵘岁月,走过风霜雨雪,一直奋勇向前。
后来我的父亲也参加了铁路工作,在工作之前父亲还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那是建国后的一场战役,嚣张的越南军队在两国边境的胡作非为,已然到了中国百姓不可容忍的地步,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惩越反击战的炮弹震聋发聩的炸响了。1987年,父亲所在的部队奉中央军委命令,赴老山进行侦察作战。在娜拉战场的底部,毗邻清水河畔的地方,父亲所在的突击队潜伏在猫耳洞里,在一片死一般的寂静中等待天亮。他们都明白,等待自己的将是什么?他们不知道的只是属于自己的最后一颗子弹会在哪个时间到来?自己躺下的时候会是仰面朝天还是面对黄土或者干脆四分五裂,化作倾盆血雨,这些对于未来的预知和联想流露的是对生的留恋和崇敬,流露的是对生的渴望和期待。
战斗打响了,身处火线中心的突击队员们感受更多的是无法控制的恐惧,置身在密集的火力打击下,被击中是必然的,父亲的腿中枪了。父亲说:我是侥幸活着回来的,是战友轮换着将他背回来的,经过越南大青山淌过清水河,艰难的回撤用了七天时间才回到我们的祖国,是战友给了他第二次生命。
这是我父亲的十八岁,我自豪我的父亲曾为祖国拼过命。今年更是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成立一百周年,当下火炬将传到我们的手中,青年人勇于担当,中国才会有希望。青年人自立自强,中国红才会闪耀东方。
传承了父亲的红色基因,再向身边的榜样学习,大连站刘晓云在工作中待旅客如亲人,从事服务工作20余载,为旅客送上春天般的温暖,她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宗旨,在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历史使命中,展示了铁路人的先行风采。在平凡岗位上永葆初心的党性修养;学习她勤学苦练、业务精湛,追求尽善尽美的职业操守;学习她实干奉献、扶危帮困,用凡人善举播撒爱心的大爱情怀。还有我的学姐马丛,2012年7月从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分配到长春站工作,因为服务旅客主动、耐心,作为青年骨干被安排到爱心服务室工作。她把旅客的赞誉当作鞭策,把旅客的信任当作动力,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在服务旅客上坚持精益求精。几年来,她帮助了数以万计的特殊重点旅客,用奋斗的青春书写了最美丽的篇章。
以往事为鉴、以先辈先烈为鉴,以前辈榜样为鉴。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努力,2020年我获得了全国铁路向上向善好青年称号,2022年荣获长铁关工委优秀青工,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作为沈铁的一份子,我们肩负着服务人民的使命,践行“人民铁路为人民” 宗旨为指引,牢固树立“让旅客体验更美好”服务意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学习技术业务。迎难而上、拼搏奋斗才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向着党的方向,与祖国发展同行。昼夜更替,在岗位上坚持的我们就是最亮的仔。
我们要始终坚守自己的初心和使命,笃行致远,砥砺前行,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植根心底,用更加饱满昂扬的精神状态为铁路工作作出积极贡献。沈铁青年们,让我们汲取精神养分,奋勇投身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奋进的伟大洪流中去,书写新时代铁路发展的壮丽篇章,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去兑现这句誓言:沈铁青年、不负韶华、请党放心、强国有我。